季冠霖,国内最广为人们熟知的年轻一代配音演员,或许你是因为影视作品的配音而认识她,或许你是因为动画游戏的配音而熟悉她,无论哪一种途径,你对她的了解有多少呢?前不久,季冠霖现身魔都土豆映像季-2016优酷·土豆ACG超爬梯,出席了《侍灵演武:将星乱》主创见面会暨超前首映礼,声颜组借机对她进行了独家专访,带你走进季冠霖的声音世界。
以下为采访实录——
季老师早期是为电影、电视剧配音居多,从前几年开始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动画还有游戏的配音中。自从国产动画的播放平台从传统媒体转向网络放送后,受众也有了不小的进步。不知道您对国内的动画游戏产业有多少了解?
小时候看过很过国产动画以及引进的国外动画,中间有段时间没有关注过动画。但自从进入配音这一行,在工作中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国内以及国外引进的动画。遇到好的动画我也会非常喜欢,也很珍惜给这些动画配音的机会,当中有不少我喜欢的动画人物,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
比如有哪些印象比较深刻的二次元角色呢?
游戏的话,仙剑系列的暮菖兰、唐雨柔都是我个人喜欢的。动画的话,最近《大鱼海棠》的椿,虽然各种评价都有,但我自己很喜欢,还有《小门神》的花仙、《勇敢传说》里红头发的梅莉达、《疯狂动物城》的朱迪。
比较遗憾的是一些大城市的电影院很少见到译制版的排片。
对,各方面的原因都有,但主要原因是排片太少。
可能因为小孩子需要看国语版的,所以主要针对儿童的译制版动画片排片可能会稍微多些?
我觉得《疯狂动物城》有个先决条件,就是小孩子爱看,所以不得不多排国语版。之后发现喜欢中文配音的观众也很多,所以排片经理会选择多排一些国语版,我觉得可能排片经理的想法直接影响了我们国语配音版的排片数量。
都说为影视剧配音是二度创作,那为游戏、动画塑造角色有什么不同的感悟吗?
游戏动画需要发挥很多自己的想象力,录制的时候可能有画面也可能没有,这时我可能就需要通过给我的台词、还有人物形象、性格,根据这些特征来自己去发挥去演绎或是想像故事的发展,我觉得尽情创造的空间会多一些。
自我的一种释放?
对,影视剧配音会有更多的束缚感,因为演员的表演,还有她的形象已经固定在那儿了,没有太多自己去释放张力的空间。但动画就不一样,在忠于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我会有更多的发挥余地。
不考虑工作的需求,您更喜欢或者说更愿意为哪一类作品配音呢?
其实我都很喜欢,动画、影视剧、译制片的创作空间是不一样的,在创作的过程中拿捏的度也是不一样的,对我而言无论给哪一种体裁配音,每一次都是新的挑战和尝试,都很有新鲜感。
自己配的游戏会去尝试一下吗?
我游戏玩得不多,平时工作也忙也没时间玩。我可能更侧重故事性,比如仙剑系列的暮菖兰和唐雨柔,他们都有连贯的人物主线和丰满的人物性格。对我而言,心里更多的是故事,对游戏性不是特别熟悉。
唐雨柔和暮菖兰都是有大手办的,会摆在家里吗?
有,我有一个暮菖兰。
做得很不错。
对,很漂亮。
平时会去看一下粉丝做的相关人物分析或者同人吗?
会看一些,也会有朋友互相的交流,我们也会一起聊。
现在不少国产动画和游戏会以声优作为宣传的重点,还有一些漫展和动画首映活动也会邀请国内配音演员来参加,是不是也能反映出国内观众对国配认可度的提高?
对,影视剧也好游戏动画也好,大家对声音的关注度,整体都在提高。实际上游戏动画中声音的重要性可能更强于真人戏中的声音,因为一个虚构的人物,声音就是她的灵魂,如果声音对了的话,那整个人物的形象就立体起来了。所以在游戏动画中声音的重要性也促使了喜欢游戏和动画的小伙伴们更多地关注声音。
一开始还有不少人会有固有思维,还是会更喜欢或者说是更习惯日语配音的动画,现在大家也慢慢开始喜欢国内的配音。
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这说明大家也是很认可我们国内的声音,而且我们中国的配音演员,也有他自己最棒的一面最好的一面。我觉得两边是不可替代的,谁都不能够跟谁去PK的。
各有特点?
因为它整个语言的习惯、系统、情感表达方式都不一样,不能完全划等号。
由于影视剧配音成功的原因,您也是年轻一代中少有的因为影视剧配音而被年轻人甚至是其他年龄阶层的人所熟悉的配音演员吧?
主要是因为《甄嬛传》太火了,当时整个剧的创作环节都被挖掘出来了,不止演员,还有导演、编剧、音乐等等,然后顺带着,配音也被挖掘出来了,所以我们很幸运地被“曝光”了。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各类媒体对您都是赞誉有加,那不知道您对自己的定位是如何的呢?
网上有很多“神配音”、“配音一姐”的说法,我觉得这些称呼可能是媒体为了宣传效果。但我自己觉得挺夸张的,根本没有这么神,也没有什么“一姐”。如果说“一姐”的话,我们平时在圈里,大家互相开玩笑都这么称呼,有人见到我“哎一姐”,我看到他“哎一哥”,我们都这样的,并不是真的是“一姐”什么的。因为配音或者说是语言艺术,没有谁比谁绝对好,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东西,谁都替代不了谁。她的角色我录不了,我的角色,她可能也未必录得比我好。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杀手锏”,所以大家都是“一姐”都是“一哥”。
您的“杀手锏”又是什么呢?
我觉得可能是我录人物的是时候更注重内在的感觉,我不会在意音色好不好听,也不会太注意我得配得有多美。在真人配音里,这些都是需要去淡化的。真正需要在意的是演员内心的动态和内在的感觉,这点你抓住了,你配的人物感觉就能会贴得很好,不光要贴得很好,在贴合的基础上,有些地方你还要帮她去做拉伸,可能这就是我的心得吧,这也是我去做真人配音时一直遵从的一点。包括我们现在去给动画配音,比如《大鱼海棠》,就没有太讲究音色的美。导演想要的感觉和我想去做的感觉,都挺贴合的,我们想要最真实的,一出来就能打动人心的声音,并不是让人觉得这个声音真靓真甜,真好听。实际上如果是这样一个评价,就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目的。
说到这一点,现在日本不少偶像声优可能就更侧重声音更甜更靓。
但是她们是不同的方向,可能人物设定就需要她们这样做,或者受众的审美就是想要这样的声音,这个是和受众的审美有关系的。
刚才说到演员的内在,那有没有在影视剧录音中遇到比较难体会内在的演员?
配了这么多戏,肯定会遇到不同的演员,不同的水平。
像这一类演员处理起来是不是会很困难?
我一直比喻我们是裁缝,无论拿到什么样的布料,我都要尽可能把它做到最好的程度。也许拿到一个特别昂贵的精制绸缎,我能把它做得特别好。但如果拿到的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甚至是很差劲的布料,别人找过来了,我没有选料子的权力。我只要把衣服做好,把裁缝的这个事情做好了就行了。当然做出来肯定没有真丝贡缎那么好,但是我们还是要尽力把这个质量的布料做得好一些。
提到《甄嬛传》,去年8月您来上海书展参加朗诵活动的时候,我在观众席里听到几位老阿姨拿着节目单指着你的名字说:“这位就是给甄嬛配音的,很厉害。”能被老年观众记住名字,也是比较难得的吧?
我想是因为老年朋友们太喜欢《甄嬛传》了,对这个戏还有甄嬛这个角色印象非常深,所以对声音自然会有记忆,知道“哦,这个戏是配音”。我其实经常在外面说,千千万万角色都是配音的,可是有时候大家都忽略了。而且越是好的配音,越容易被人忽略。因为好的真人配音,太贴了,普通人不用想,觉得那就是演员的声音。但实际上可能不是演员本人的声音,这就好比一个魔术,这个魔术变得非常棒,最可惜的是,魔术师本人被忽视。
因为这个魔术天衣无缝?
对,大家就忽略了魔术师的存在,这是怎么出来的?所以好多好的配音演员就被大家忽略了。
印象中年轻一代的配音演员通常从这个录音棚出来又去了另一个录音棚,很少会参与这一类朗诵活动,当时怎么会想到去参加这样一个活动呢?
我自己是学播音主持,在开始配音之前,我一直在做朗诵这方面的表演。这种语言的表演工作,这其实对我来讲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反而这是我最专业的事情。所以身边有朋友或者老师来邀请我希望我去参加朗诵活动,只要我有时间去准备,都会去参加。
刚才说到录音棚的事情,曾经看过一篇几年前关于国内配音业界的报道,几篇文章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词“棚虫”。这个次对于我们这些普通观众来说是一个很陌生也很新奇的词,可以和我们说一下这个词吗?
“棚虫”这个词实际上不是由我们提出来的,在三四十年前译制片时代就已经有了。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这个词,但那时候,我知道的老师都是上译、长影那些偶像级人物。所以沿袭到我们这一代,我们还知道什么是“棚虫”,知道它是怎么产生。配音演员每天待在一个不见太阳没有新鲜空气的录音棚里配音,从早晨一直配到晚上,特别是到了冬天的时候可能都一天见不到太阳。偶尔可以出棚了,可能又要跑到另外一个棚去,然后再继续跑到另外一个棚,我自己就有过一天要跑四个棚的经历。可能就是形容一个人从一个棚出来钻到那个棚,又钻到另一个棚,很像虫,就演变成“棚虫”这个词了。
您入行也不少年了,录音棚的条件有没有随着时代进步而有所改善呢?
这也是循序渐进慢慢来吧,至少大家已经关注到了一些录音棚的健康问题了,比如说自从雾霾出现了,有些棚主会在录音棚里放置空气净化器之类的。还有大家会提到录音棚的装修问题,甲醛过不过关等。因为我们之前也经历过,进到一个棚里,非常辣眼睛。
这个是很重要,毕竟你们在里面待很久。
对,不光辣眼睛,毕竟我们还要在密闭的环境里待着,甚至有时候还要大口呼吸。所以真的很恐怖的事情,我们圈里就有老师因为这方面的因素,得了白血病走了。因此大家心里还是挺恐惧也挺在意这个事情的,现在的情况就变成很多棚主新建了棚之后见到我们第一句话就是“我用的是环保材料”。
因为录音需求,录音的时候不能开空调,冷暖气方面的问题又是如何的呢?
我经历过一些特别冷的棚,我不知道它有没有暖气,还是装修的时候没有装暖气,但它就是很冷,甚至是夏天都很冷。我们那个老的北影和科影的棚,夏天去都要穿薄棉袄,因为待的时间特别长就冻得不行。我也经历过一些特别热的棚,不能开空调,因为开空调会有杂音。可以在录之前开一小会儿,稍微凉点了就关,开始录,录了不到五分钟就开始流汗,不过大家也就这样坚持下来了。
最后一个问题,现在有越来越多声优比赛,让更多的配音爱好者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甚至是走上职业的道路,对他们有没有希望或者想说的话呢?
作为职业配音演员来说,越来越多的小伙伴能够关注到声音,喜欢声音,最后成为声控,是很开心的事情。因为大家都意识到声音的重要性,声音是有灵魂有能量的。如果大家想参与到这个行业中来,我觉得,首先要有坚持不懈的追求和热爱,然后更多地参与到有声音的活动或者课程中学习,接触到更多对声音有更高追求或者更高创造性的人,也许最终真的能够实现你的梦想。
感谢季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
谢谢!
Photo & Text by VoiceVision声颜组
请勿二次转载
無断転載・無断使用を禁止します
Unauthorized Reproduction Prohibited